合规稳定币崛起:全球金融新秩序的分叉点

14 小时前 17 区块链
USDT 是市场自发生长出的「灰色巨兽」,合规稳定币,则是 TradFi 今年最大的 Alpha 来源。

从宏观视角来看,稳定币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洗牌阶段。随着监管政策逐步落地,合规稳定币正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重要桥梁。

今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GENIUS法案》,标志着稳定币立法尘埃落定;8月,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成为全球首个地区性监管框架。与此同时,日本、韩国等主要经济体也在加速推进相关细则,为合规主体发行稳定币铺路。

在这一背景下,稳定币赛道迎来了真正的「监管窗口期」——从灰色地带的流动性工具,逐步演变为合规与实验并行的金融基础设施。

合规稳定币的核心价值

在稳定币分类体系中,合规稳定币(Regulated Stables)占据着独特而关键的位置。

从市场需求看,稳定币早已超越了链上交易的「一般等价物」角色。对于加密原生用户而言,它是避险与流动性的核心资产;对于传统机构而言,它则是跨境结算、财库管理、支付清算的全新工具。

然而,过去的稳定币如USDT,虽然凭借市场需求快速扩张,却因透明度不足和合规风险长期游走于灰色地带。合规稳定币则不同,自诞生之初便以「合规可用」为核心目标。它们由受监管的主体发行,满足所在司法辖区的牌照要求,并以清晰的资产储备和法律责任为背书。

简而言之,合规稳定币的最大特征在于「受监管的发行人 + 符合司法辖区的牌照要求」。每一枚代币背后都有明确的资产储备与法律责任,用户和机构在使用时可以追溯到监管主体与资产托管安排。

这使得合规稳定币不仅能在链上流通,更有机会被写入企业财报和合规报告,成为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之间的「官方通道」。

合规稳定币崛起:全球金融新秩序的分叉点

来源:imToken Web(web.token.im)的合规型稳定币

从imToken的视角来看,稳定币已不再是单一叙事能概括的工具,而是多维度的「资产集合体」。不同用户、不同需求对应不同的稳定币选择。在这套分类中,合规稳定币(如USDC、FDUSD、PYUSD、GUSD、USD 1等)并非要取代USDT,而是作为一条平行赛道,为跨境支付、机构应用和金融合规提供合法、安全的选择。

如果说USDT的意义在于推动了加密市场的全球流动性,那么合规稳定币的意义,则在于让稳定币真正走进金融与生活的日常。

全球合规稳定币的发展路径

合规稳定币的全球路径虽有差异,但方向殊途同归——它们正在从灰色流动性转向合规的金融接口,未来应用场景或将延伸至跨境支付、企业财库管理,甚至个人日常支付。

合规稳定币崛起:全球金融新秩序的分叉点

在美国,USDC是最具代表性的合规稳定币,由Circle发行,以现金与高流动性短期美债作为储备,并接受定期审计,确保1:1兑付美元的安全性,从而成为机构最普遍采纳的美元稳定币。

与之并行的还有USDP,由Paxos Trust Company发行,持有纽约金融服务部的信托牌照,主要面向机构支付和清算场景。

PayPal推出的PYUSD更具象征意义,直接切入零售支付环节,试图将稳定币带入日常消费和跨境转账。

在香港,2025年8月生效的《稳定币条例》使其成为全球首个对稳定币发行、储备与托管提出完整监管框架的地区。First Digital发行的FDUSD便是这一背景下的代表。

合规稳定币崛起:全球金融新秩序的分叉点

在日本,JPYC成为首个获批的日元稳定币,由JPYC Inc.发行,并受资金转移服务提供商牌照监管,计划部署在以太坊、Avalanche和Polygon网络上。

韩国通过「监管沙盒」探索韩元稳定币的应用,重点放在跨境支付和B2B结算环节。

这些尝试共同指向了一个趋势:合规稳定币并不是为了挑战USDT或USDC的市场地位,而是另辟赛道,服务于必须合规、需要透明的真实场景。它们的出现意味着稳定币的叙事正从「交易市场的灰色流动性」走向「全球金融的合法接口」。

下一步如何发展?

总体来看,2025年TradFi最大的结构性变化将是合规稳定币的全面登场。竞争焦点正从体量与流量转向合规能力与场景渗透。

无论是香港率先推出的《稳定币条例》,还是美国市场对USDC、PYUSD等的监管强化,都传递出同样的信号:未来能够真正服务全球用户和传统资本的稳定币,必须走向链下合规与链上结构的深度融合。

这也意味着,稳定币的竞争逻辑发生了转变,从过去的「谁的美元储备更多」转向「谁能更快进入最真实的用户场景」,包括跨境结算、企业财库,以及零售支付与日常消费。

例如USD 1这样的新兴稳定币项目,依托强有力的传统资本与政策资源,从一开始就强调合规化路径和全球使用场景的对接。依托特朗普家族的政治背书,USD 1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现象级增长,发行量飙升至21亿美元,跻身全球第五大稳定币。

合规稳定币崛起:全球金融新秩序的分叉点

与此同时,围绕流动性即服务(Liquidity-as-a-Service)的基础设施也在兴起,目标是让稳定币不仅仅是链上的一个代币符号,而是能在全球范围内直接作为结算API被调用。

从更宏观的格局来看,稳定币正在出现「分叉」,未来的格局注定是多元并行:

  • USDT继续作为全球加密市场的流动性引擎;
  • 收益型稳定币满足资金增值需求;
  • 非美元稳定币打开多极化叙事;
  • 合规稳定币则逐步嵌入现实金融世界。

过去十年,USDT代表了「自发生长」的灰色力量,推动了加密市场的全球流动性;USDC等半合规产品在灰色与白色之间搭建了过渡桥梁。如今,随着美国《GENIUS法案》落地、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以及日本、韩国相继放行试点,合规稳定币正在迎来真正的窗口期。

这一次,稳定币不再只是链上用户的工具,而将成为跨境结算、企业财库、甚至日常消费中随处可见的金融载体。

这就是合规稳定币的意义:让稳定币真正走出加密世界,走进金融与生活的日常。

币币情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交易平台最新公告查看更多>
成交额排行榜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成交额
1 币安网币安网 ¥8,342.60亿
2 欧易OKX欧易OKX ¥3,051.38亿
3 HTXHTX ¥582.00亿
4 CoinbaseCoinbase ¥202.55亿
5 芝麻开门芝麻开门 ¥2,410.96亿
6 BitgetBitget ¥2,717.22亿
7 BybitBybit ¥2,520.44亿
8 双子星(Gemini)双子星(Gemini) ¥23.35亿
9 UpbitUpbit ¥148.32亿
10 Crypto.comCrypto.com ¥589.3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