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B单日暴涨180%背后:从平台币到公链代币的转型能否延续涨势?
作者:Jessy,金色财经
2025年8月13日,OKB价格在短时间内暴涨超过180%,从约47美元飙升至141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暴涨的背后,是OKX宣布销毁6500万枚OKB并将总供应量永久锁定为2100万枚的重大决策。同时,OKX对旗下X Layer链进行了技术升级,优化了交易速度与费用,并退役了旧版OKTChain,将OKT代币兑换为OKB。
那么,OKB为何选择大规模销毁?这次暴涨是否只是短期情绪驱动?未来脱掉“平台币”外衣后,OKB是否还有上涨动力?
销毁背后:合规上市的战略铺垫
OKX此次销毁6500万枚OKB,直接将其总供应量锁定在2100万枚,成为代币价格暴涨的最直接原因。与此同时,OKX还宣布X Layer链完成了名为“PP upgrade”的技术升级,接入Polygon CDK技术,使网络性能提升至5,000 TPS,天然气费几乎为零,并大幅增强了以太坊兼容性。此外,旧版OKTChain将退役,OKT代币已于8月13日停止交易,并以平均价格自动兑换为OKB。
这并非OKB首次进行销毁。自诞生以来,OKB就设有季度销毁机制,基于OKX平台交易手续费回购并销毁代币。例如,2025年6月19日的第28轮销毁中,销毁了42,437,632枚OKB;而在2025年3月14日的第27轮销毁中,则销毁了31,158,862枚OKB。
除了常规销毁,OKB历史上也曾进行过几次大规模销毁。例如,2020年OKX曾宣布销毁未流通的OKB,逐步减少市场上的总流通量。这些措施旨在提高OKB的稀缺性,从而提升其价值。此次销毁规模空前,直接将OKB推向了与比特币相似的2100万枚总量。
然而,此次销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市值管理。业内普遍认为,这一步骤是OKX为未来上市计划所做的战略性铺垫。此前,有消息称OKX正谋求赴美上市,而平台代币如果与公司运营利润直接挂钩,可能被美国监管部门视为证券,从而阻碍上市进程。
通过将OKB定位为一种更加独立的生态代币,而非单纯的平台权益代币,OKX为其合规性扫清了障碍。这也意味着,OKB从“平台币”或变成了X Layer的“公链代币”。
OKB的未来:X Layer的发展将是关键
2025年是OKX在美国合规再起步的重要一年。其美国子公司OKX.US已注册为Money Services Business(MSB),按照美国联邦及各州合规要求开展合法经营。总部设在加州圣何塞,任命Roshan Robert为CEO,并于2025年4月15日正式宣布其中心化交易所和Web3钱包在美国上线。
为了满足合规要求,OKX加强了KYC验证流程,启用了地理封锁,并推出了反洗钱和打击资助恐怖主义的自动化审查系统。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寻求与FinCEN、CFTC、SEC等监管机构的合作。
这些举措表明,OKX正在谋求长期合规发展,并可能为未来的上市铺路。而OKB与平台的剥离,无疑进一步扫清了潜在的障碍。
那么,作为X Layer生态代币的OKB,是否有前途呢?
X Layer作为OKX的自研L2网络,技术基础雄厚,继承了OKX交易所的高性能与高安全性。升级后,其交易速度大幅提升,费用降至极低水平。当前,X Layer能够直接利用OKX现有的流量优势,这为其早期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未来,OKB可能成为X Layer生态中的重要支付和交易媒介,用户在X Layer上进行交易、支付DApp服务费用时,都可能用到OKB。此外,OKB还可能用于生态激励和治理投票。
然而,L2赛道竞争异常激烈,Arbitrum、Optimism等头部项目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生态壁垒。根据DeFiLlama数据显示,目前X Layer在公链中的排名仅为122名,远远落后于领先的Layer 2项目。
因此,OKB未来的市值增长将取决于OKX如何推动X Layer的发展,以及OKB在这一生态中的定位与作用。而当下,OKB更像是一个情绪驱动的Meme代币。尽管销毁了四分之三的代币供应,但其转型后的价值还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