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并发提议者(MCP):区块链抗审查性与扩展性的双刃剑
作者:Maven11;翻译:金色财经xiaozou
多重并发提议者(Multiple Concurrent Proposers,以下简称MCP)是一种通过允许多个提议者同时活跃以解决区块链审查问题的创新机制。本文将探讨MCP的核心概念、运作原理及其在提升抗审查性和协议扩展性方面的优势,同时分析其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尽管MCP概念易于理解,但目前几乎没有区块链实际采用该机制。比特币矿池模式和Solana的多重并发构建者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类似理念,但仍未实现完整的MCP架构——即多个提议者随时拥有区块提议权。
理解MCP的关键在于将其拆解为两个层面:多个提议者同时提供区块,以及这些子区块的最终合并。这种机制在理论上能够显著增强抗审查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技术难题。
MCP的核心优势
1. 增强抗审查性
当前多数区块链依赖单一leader决定区块内容,这使得审查问题难以避免。而MCP通过让多个提议者共同参与区块构建,将区块入口从单一主体转变为多通道模式,大幅提升系统的抗审查能力。
2. 在基础协议层面扩展
MCP直接解决了原本由链外方案处理的问题(如MEV-Boost),从而避免了外部中继器带来的中心化风险。此外,它还提升了网络带宽需求,为协议扩展提供了新思路。
3. 分散MEV
MCP改变了现有的“MEV彩票”模式,将特定区块的MEV分摊给多个活跃提议者,而非由单一实体垄断。这一特性不仅增强了公平性,也进一步强化了系统的抗审查性。
实施MCP需应对的挑战
1. 排序与打包费的竞争加剧
MCP可能导致区块内的双重竞争阶段:首先是交易打包费,其次是排序费。排序费的计算尤其复杂,因为本地生产者仅掌握局部视图,无法精确预测全局最优竞价。这可能使我们重回优先Gas拍卖(PGA)时代。
2. 无效交易与模拟计算负担
由于提议者之间缺乏全局视图,可能导致无效交易被传播到链上,增加共识前的模拟计算负担。此外,过滤无效交易需要更高的硬件要求,这对以太坊等链来说尤为明显。
3. 时间博弈与延迟问题
提议者可能故意观察他人区块后再构建自己的区块,从而引发时间博弈问题。若规则过于严格,则可能导致性能较差的验证者被淘汰。
其他生态中的MCP实践
Solana正在积极推进MCP,并尝试通过多提议者机制解决现有中心化问题。Cosmos生态也在探索类似方案,例如Informal Systems发布的多提议者规范及Sei的Giga项目。
总之,MCP作为一种创新机制,在提升区块链抗审查性和扩展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其实施过程仍需克服诸多技术障碍。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探索与落地,MCP或将成为推动区块链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