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加密货币政策的转型与未来前景分析
近年来,加密货币因其去中心化、全球化、匿名性以及交易不可撤销等特性,成为了一些国家规避金融制裁的重要工具,也为全球加密资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欧对俄罗斯实施了大规模制裁,这促使俄罗斯加密货币政策从“严格监管”逐步转向支持跨境支付和挖矿合法化。这一政策调整不仅推动了俄罗斯加密货币市场的快速复苏,也使其成为突破美欧金融封锁的重要手段。
目前,俄罗斯的加密货币持有率为6.06%,低于全球平均水平(6.9%),但其市场潜力巨大。然而,未来俄罗斯加密货币市场的发展速度及其能否帮助俄罗斯有效应对美欧制裁,将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俄罗斯国内监管政策的进一步放开、美欧对加密货币领域的制裁力度,以及俄罗斯能否有效防范资本通过加密交易外流。
引言
自特朗普重新担任美国总统以来,美俄关系虽有所改善,但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并未放松。2025年初,欧盟理事会批准了对俄罗斯的第16轮制裁措施,其中包括首次将加密货币交易所列入制裁目标。与此同时,美国司法部联合多国执法机构查封了俄罗斯加密货币交易所Garantex的网站域名并冻结其资产。面对外部压力,俄罗斯财政部与央行开始讨论在国内利用加密货币进行交易支付的可行性。
一、俄乌冲突前:加密货币被视为金融资产,实行严格监管
2017年之前,俄罗斯中央银行对加密货币持高度谨慎态度,认为其价格波动大且涉及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2018年,俄罗斯财政部与央行在政策方向上出现分歧:财政部主张宽松监管,而央行倾向于严格控制甚至禁止加密货币发行和交易。直到2020年,《数字金融资产法》正式承认数字金融资产为财产,实现了俄罗斯加密货币交易的合法化。
该法案明确了数字金融资产的特征属性、发行规则、交易规则及监管机构职责,同时规定加密货币不能用作支付工具,以保护卢布和法定货币体系的稳定性。
2022年,俄罗斯央行发布报告指出,加密货币存在价格波动、欺诈行为、金融脱媒和非法活动等四大风险,并提出“三禁止”建议:禁止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禁止发行和流通、禁止金融机构投资加密货币。
二、俄乌冲突后:支持加密货币用于跨境支付
俄乌冲突后,美欧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约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并将其排除出SWIFT系统,迫使俄罗斯寻求替代方案。2024年,俄罗斯通过“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法案”和“加密挖矿合法化法案”,允许加密货币用于跨境支付,推动了相关市场的快速发展。
尽管如此,俄罗斯仍禁止加密货币在国内用于商品和服务支付,且稳定币同样不得用于国内支付。此外,俄罗斯正积极推进本国加密货币交易所建设,旨在为国际贸易提供可靠的交易平台。
三、未来展望:政策促进增长,但不确定性犹存
随着政策转变,俄罗斯加密货币交易恢复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24年俄罗斯流入的加密货币达1824.4亿美元,在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中排名第7位。然而,未来几年俄罗斯加密货币市场的发展还需克服以下三大不确定因素:
第一重不确定因素:财政部与央行的政策分歧
俄罗斯财政部主张放宽加密货币使用限制,而央行则担忧其对卢布主导地位的冲击,双方尚未达成一致。
第二重不确定因素:美欧对加密货币服务的制裁效果
美欧对俄罗斯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制裁不断升级,但部分无KYC(客户身份验证)的交易所仍在运营,削弱了制裁的实际效果。
第三重不确定因素:防范资本外流的能力
加密货币的开放性有助于缓解金融制裁,但也增加了资本外流的风险。俄罗斯需通过强化监管和技术手段防范相关问题。
四、结论与启示
加密货币已成为一些国家规避美欧金融制裁的重要工具。俄罗斯通过政策调整,推动了加密货币市场的复苏,但仍面临多重挑战。未来,俄罗斯加密货币市场的发展将取决于国内监管政策、美欧制裁力度以及资本外流防范能力的综合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正在积极制定加密货币监管法规,以平衡创新与风险。美国的政策调整尤为显著,其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的举措引发了全球关注。在此背景下,中国需密切跟踪国际动态,评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与加密货币发展趋势的协同效应,及时调整相关政策。
图1:俄罗斯商品贸易进口规模及增速变化
图2:2024年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前10名的国家
图3:无KYC的俄语交易所数量及接受的资金规模
图4:2023-2024年伊朗资本外流规模变化